呼和浩特昭君墓

8 0 2024-05-13
历史上昭君墓到底在哪里呢?昭君墓在哪青冢?唐宋历代大诗人都做过关于青冢的诗文,(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据唐代以后的史记记载,昭君墓确实在青冢,但由于没有进行考古发掘,昭君墓在不在青冢至今也无法笃定。不过考古学家在青冢周围发现零星汉瓦碎片,墓体的汉代夯土层也清晰可见,基本可以确定确实昭君墓,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

历史上昭君墓到底在哪里呢?

昭君墓在哪青冢?唐宋历代大诗人都做过关于青冢的诗文,(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据唐代以后的史记记载,昭君墓确实在青冢,但由于没有进行考古发掘,昭君墓在不在青冢至今也无法笃定。

不过考古学家在青冢周围发现零星汉瓦碎片,墓体的汉代夯土层也清晰可见,基本可以确定确实昭君墓,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王昭君的故事,历史上把昭君比喻成落雁,相传昭君出塞途中,遇到远归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都忘记扇动自己的翅膀,掉了下来。

王昭君在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公元前333年,汉朝的藩属国匈奴呼韩邪单于入长安朝觐汉元帝,自请为婿,昭君听闻自愿出行,就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中华民族友好事业,在民间传说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中,关于她的故事传说多不胜数。

唐宋以来历代文人永唱昭君,诗词、歌剧、戏剧数不胜数,(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昭君文化也由此形成,两千多年前柔弱的昭君做着板车,一路颠簸来到了荒凉的漠北,用母性弥补了汉匈多年的战争创伤,今天人们纪念昭君的形式,循着昭君促进人们和谐的路程前进,昭君文化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主要的反映了中国民族以和为贵的精神,所以昭君墓在哪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昭君的文化的精神,也是中国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

王昭君是汉为北方少数民族大团结的美女使者,一是说昭君情愿赴边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二是也有一说是昭君在汉选美女时,都是以画像奉皇上看定,由于昭君当时没有讨好一个画师,而这个画师在昭君脸上加一黑点,所以等于没有被汉选上的美女而入选献胡人美女之列了。

呼和浩特昭君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总的说,由于昭君名,颜一直被民间美传,所以不单是成为四大美女之一,还在西部有多个冢为证,千秋万代为昭君告慰。

呼市昭君墓是真的墓吗?

昭君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的王昭君之墓。该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呼和浩特昭君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是真的,是衣冠冢,但比较官方的,也叫青冢,除青冢外,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说的好:"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昭君博物馆历史意义?

昭君博物院原名昭君墓,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其被覆芳草,碧绿如茵,当地传说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故有“青冢”之称,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是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昭君墓为人工土筑而成,高33米,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与中原地区汉代帝王陵墓的形制颇近。第二层平台及墓顶各建有一亭。伫立墓顶,极目远眺,阴山逶迤峥,平畴阡陌纵横,墓草青青,景色怡人。博物院院内可参观的主要有云浮雕、董必武诗碑、和亲铜像、昭君出塞陈列、匈奴文化博物馆等景点。

呼和浩特昭君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昭君博物院文物藏品中,传世文物以中国北方系青铜器、昭君题材书画、月份牌年画尤为突出,各类藏品均已成系列,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这一系列众多精美文物和重要遗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汉代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认知,为西汉时期汉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王昭君为啥有三个墓?

人们深刻感受到昭君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永远怀念她的。正因如此,在呼和浩特市及其周边地区出现了十几座昭君墓。有人说,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也不只是一座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