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丞相祠
北京文天祥丞相祠的来历是什么?
北京的文丞相祠,系为纪念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兼诗人文天祥而建。
文天祥(1236——1283 ),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二十一岁考取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故人称“状元宰相”。他生当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国势危急,曾多次起兵抗击,终因军力悬殊,在广东海丰五岭坡被俘,押至元大都,在兵马司土牢中囚禁了近四年。元统治者千方百计诱降,文天祥均不为所动,遂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英勇就义,时年四十七岁。文天祥死后,全国不少地方为其建祠,而以北京的文丞相祠最著名。
该祠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内,坐北朝南,由大门、过厅、堂屋三部分组成,现有面积约600平方米。大门为排路门,一间,门楼高耸,脊饰兽吻,两边为八字墙。过厅三间,青砖瓦顶,现文 天祥生平展览在此陈列。堂屋亦面阔三间,四檐以斗拱托起,虽屡 经修缮,至今仍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祠内原有明杨士奇《文丞相祠重修记》和罗伦《宋丞相文信国公祠堂记》两块碑刻,惜今已不存。现堂屋内尚有碑刻三通:宋刘岳申撰、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王逊重刻的《宋文丞相传》,清道光七年(1827)朱为弼撰的《重修碑记》,以及明刻《宋丞相信国公像碑》。像碑上镌有文天祥所作“拟终时,书之衣带间”的赞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读后令人感动。
堂屋东墙上嵌有两块断碑石础,甚为怪特。此原乃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所书《云麾将军李秀碑》,唐天宝年间在良乡刻成。不知何时,此碑被割裂为柱础,杂于瓦砾中,被识者发现后即移至北京。康熙三十一年(1692)重修文丞相祠时,遂将石础嵌于壁间,以长期保存。碑文字体雄健有力,是少有的书法珍品。
杨士奇《文丞相祠重修记》云:“北京之有公祠,洪武九年,前北平按察副使刘嵩始建于教忠坊,今顺天府学之右,而作塑像焉。”这是关于文丞相祠始建年代最可靠的记载。洪武九年为公元1376年,上距文天祥就义93个春秋。然据明末清初人孙承泽《天府广 记》云,文丞相祠“乃元时所建”,只不过元代祠“在顺天府教忠坊学宫西”,今祠则在“学宫之东”。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均对文丞相祠进行过修葺,解放后又多次修缮,1***9年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
文丞相祠建于此处,是有纪念意义的。其址即元代兵马司囚禁文天祥之土牢,就义即门前的柴市。明代初改元兵马司为府学,改柴市为教忠坊。有“教忠坊”三字石匾,原嵌胡同东口木枋上,道光七年(1827)重修文丞相祠,将石匾移至祠内二门门额上,1937年重修时嵌入堂屋西墙,至今保留完好。
过厅与堂屋之间的庭院里,有一株古老的枣树,相传为文天祥手植,枝干南倾,令人想起文天 祥著名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仿佛树与俱有同样的情操。
查了一下有关资料。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在元至正十六年被关入北京兵马司监狱地牢,三年后,因不屈服被害于附近。到明朝洪武年间,刘崧在他被关押的地牢旧址修建文天祥祠堂以祭祀这位英雄。到了万历年间,又从选址西迁至现在地址。一直到现在。
儒林外史中迟衡山修建了什么祠?
泰伯祠,***中贤人们祭泰伯祠的盛大礼乐活动,虽然以虞博士为首,但首倡、策划和执行的都是迟衡山。
迟衡山是《儒林外史》古典文学***中塑造的正面人物之一。
《儒林外史》的诸位贤人中,杜少卿是奇士豪杰,虞育德是平凡中的真儒,庄绍光是难以出世的“隐士”,迟衡山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
读者在***前三十回看到了太多的蝇营狗苟之流相互吹捧的画面,而直到第三十三回我们终于感受到了那种真性情的豪杰相见恨晚的一幕。迟衡山“是正牌的在野的淳儒,而且是个标准的业余宰相”,他的社会责任感在诸位贤人中最为强烈。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写什么地方的?
诗中三顾指当年刘备和谁请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两朝指蜀国建朝以来两朝皇帝谁和谁? 【指蜀国建朝以来两朝皇帝刘备、刘禅。】出自【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相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久地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